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On the Road

2024 SPRING

宜居之地的秘密

庆尚北道醴泉是山岳腹地,同时也是洛东江蜿蜒流淌形成的水乡。朝鲜王朝时期有10余座村庄号称“十胜之地”,环境优美,尤其适于躲避社会动乱,保身立命,其中有一座就坐落在醴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前人团结集体的智慧,韩国的传统美在这里随处可见。
醴泉郡

ⓒ 韩国旅游发展局


在了解醴泉的地理特征前,首先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回龙浦观景台。将车停在长安寺停车场,沿坡路步行大约10分钟就会看到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眺望乃城川,它是韩国第一长河——洛东江的支流。原本自东向西流的乃城川在这里两度回旋180度,好似飞龙一般,这里由此得名“回龙浦”。

江河交汇的物流中枢

三江酒家与回龙浦直线距离2公里有余,这家店位于3条河流——流经回龙浦的乃城川、自西北奔流而下的锦川、发源于以东地区的洛东江——的交汇处。

今天,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已经成为主要的物流渠道。但在历史上,直到20世纪初,朝鲜半岛的物流主要还是依赖水路运输。比起推车和人力挑运,渡船和木筏可以相对便利地运送更多和更重的货物,这是任何其他交通工具都无法相比的。如果河流太浅,渡船或者木筏无法航行,可以走两岸的陆路。

实际上,但凡朝鲜半岛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称大多数以“州”字来结尾。“州”是个象形字,表示江河和其中的岛,后来引申为村庄,再后来又引申为城市。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朝鲜半岛上古老的城市也几乎全都形成于河流旁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

醴泉也是如此,三江酒家就是其标志。直到20世纪,这里一直是繁忙的物流中心,每天都有渡船往返30多次,驿站、餐厅和旅馆云集。但是因为1934年的一场大洪水,附近的建筑全部毁于一旦,现在只有三江酒家和它旁边那棵有500多年历史的槐树仍保留着往日的风貌。值得庆幸的是,游客仍可以在三江酒家旁新建的酒馆里品尝到当年曾供疲惫旅人充饥的白菜煎饼和马格利酒。

三江酒家

三江酒家被认定为庆尚北道民俗文化遗产。这里曾经为来往三江渡口的旅人、货郎和船夫提供膳食或住宿。
ⓒ 醴泉郡

传统游戏正在进行中

在已成为醴泉代表性庆典活动的三江酒家渡口节上,人们正欢快地沉浸在传统游戏活动中。
ⓒ 醴泉郡

宜居之地

韩国人心中的理想家园“十胜之地”大多位于内陆腹地。尽管如此,这些地方土壤肥沃,物流网络发达,自古以来,人们就过着富足的生活。在庆尚北道醴泉,也有一座村庄在“十胜之地”之列。

距离三江酒家40分钟车程的金塘室村就是“十胜之地”之一。金塘室村及其周边散布有多座青铜时代的石棚墓,可以看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居住地的理想选择。如今,这座村庄由数十栋古色古香的韩屋组成,这些韩屋由长达7公里的石墙迷宫般连接在一起。

漫步在村子里,你很快就会明白为何这里被称为“十胜之地”。北边是高耸的小白山脉,周围分布着广阔的水田。它靠近物流要道,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物流优势。此外,它又远离连接主要城市的交通线路,在军事上的地位并不重要。这种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为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好地方。

由位于村庄西北端的松林可以看到村民们为保障村庄安全而作出的努力。这片松林里生长着900多棵松树,绵延800米。由于流经村前的金塘川时常泛滥,村民们集体种植了这片松林以防治水患。这些松树的树龄达100-200年,由此可见其悠久的历史。松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具有较长的历史,因此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并受到保护。

当下正值春天,在这个时节,除了松林,一直延伸到龙门寺、超过7公里长的樱花道也堪称一绝。如果打算游览金塘室村,一定要安排好充裕的时间。可以在韩屋留宿,去松林漫步,然后沿途观赏樱花。

不过,有件事情需要澄清——村民们在村子里并不是安贫乐道,无所事事。从联合起来植树这件事上也能看出,在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方面,村民们从未懈怠过。不仅如此,他们还依托“十胜之地”独有的富饶,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我们不妨去位于樱花道中间位置的草涧亭一探究竟吧。

Geumdangsil Village

金塘室村,一座保留了朝鲜王朝时期传统房屋原貌的村落。这里散布着青铜器时代的石棚墓、古宅等各类文化遗产,还有迷宫般蜿蜒的石墙小径,以及被认定为天然纪念物的松林。这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您细细观赏。
ⓒ 醴泉郡

沃土上绽放的文化之花

草涧亭是16世纪朝鲜王朝的文臣权文海(1534-1591,号草涧)离开官场后为修心养性而建。亭子建在溪谷一侧的垂直岩壁之上,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统一。春季温差较大,这里水雾缭绕,更显神秘。眼前的景致,会让人忘记自己其实只是置身于凡夫俗子生活的“十胜之地”,联想到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然而,草涧亭不仅外观美丽,也是权文海编纂《大东韵府群玉》的书斋。《大东韵府群玉》被誉为朝鲜半岛最早的百科全书,收录有从古代到15世纪朝鲜半岛的历史、地理、人物、动植物和传说等,共20卷20册。作为古代图书的计量单位,“卷”类似于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分类的“章”,“册”则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单本图书。也就是说,《大东韵府群玉》将20种主题的内容编撰成20本书。

权文海的儿子权虌(1589-1671)也在草涧亭完成了自己的著述——《海东杂录》。该书是一本人物辞典,从《大东韵府群玉》中选取官吏的故事编撰而成。19世纪中叶,裴象铉(1814-1884)在这里整理了刑法、与农田相关的各种土地制度和地理知识,编写了《东国十志》;朴周钟(1813-1887)则将朝鲜王朝传统文化分为14类并逐类进行整理,编成《东国通志》。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醴泉好比是一个百科全书的宝库。这里的士大夫们并没有将富足的生活作为终极目标,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努力将知识与经验传授给他人乃至后人,并且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草澗亭

草涧亭与人造园林相得益彰,再现了朝鲜王朝时期亭台文化的风采。
ⓒ醴泉郡



团结集体的智慧

古人用以保障集体福祉和加强凝聚力的绝妙智慧也令人叹为观止。在醴泉,竟有两棵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大树。一棵是树冠东西长23米、南北长30米的松树,名为“石松灵”。另一棵是体积与它相近的朴树,名为“黄木根”。 有一个叫李秀睦的人,他没有子嗣。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1927年,他将自己的6600平方米土地作为遗产登记在这棵松树名下,并将其命名为“石松灵”,意为“灵验的松树”。这棵松树由此成为韩国第一棵拥有财产的树,如今已有600多年的树龄。

但是,没有子嗣的人为何不将土地送给亲戚或关系不错的邻居呢?事实是,使用这棵树名下土地的个人和团体需要按时缴纳租金,这些租金被用来资助本村学生。或许,李秀睦是担心指定某一个继承人来继承,可能会在村里引发纠纷,他更希望由左邻右舍共同管理树木和土地,并将从中获得的收益用于公共福祉吧。

虽然无法确定其初衷是否如此,在100年后的今天,村民们仍在全心全意地照顾着石松灵。为了不让垂在下面的树枝折断,他们用石块撑起树枝。到了冬天,他们赶在积雪之前清扫树枝上的雪。他们还安装了避雷针,防止这棵树被闪电击中。在石松灵奖学金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学生已有数十名,现在依然有孩子在接受资助。

距离石松灵30多分钟车程的黄木根也是类似的情况。每年5月,树上会开满黄花,故得名“黄木根”。这棵朴树拥有的土地面积达13620平方米,是石松灵的两倍还多。但这些并不是来自于个人遗产。1939年,村民们决定将村里的土地作为共同财产登记到黄木根的名下,由此,黄木根有了自己的土地。当然,出租黄木根名下的土地会有租金收益,村里每年会拨出约30万韩元作为奖学金奖励给村里的初中生。

事实上,根据文献记载,黄木根所在的琴原村早在100多前就有集资助人的传统——每户人家都会在做饭前舀出一勺米,凑在一起作为村庄共同财产。1903年的《琴原契案会议录》和1925年的《储蓄救助契案委员录》中都有相关记载。这反映出他们很早就有未雨绸缪的智慧,以帮助集体成员渡过难关。

醴泉郡

石松灵,一棵守护着村庄安宁与祥和的松树。其树枝的长度足有整棵树高度的3倍,呈现出十分奇特的形态。树下立着的石柱是为了支撑其伸向四周的树枝。
ⓒ 权奇凤



何以成为真正的“十胜之地”

在醴泉南部地区,这种为促进集体的团结与和谐,成员间互相关爱的智慧可谓登峰造极。在那里有一座“言冢”。乍一看好似一个普通土丘,其实是一座由石块与泥土堆成的类似于墓地的巨型构筑物。过去,村民间大小纠纷不断,人们就造了这座墓,用来埋葬这些纠纷。因为所有争执的根源都来自言语。

以“十胜之地”久负盛名的金塘室村和醴泉各地,土地广阔,物流发达。然而,“十胜之地”的美誉并不仅仅是凭借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而获得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共情,以及使其成为可能的关心和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游历醴泉,也许无法找到准确答案,但一定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徐俊译)

言塚

过去村民间纠纷不断,于是村民决定埋葬引发纠纷的导火索——言语,这便是“言冢”的由来。“言冢”的石头上刻着各种警句,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
ⓒ 申中植

权奇凤 作家
<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